新形势下强化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浅析

来源:河南青年网    作者:刘洪伟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0-27    

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指通过明确责任主体、责任内容、责任追究等要素,构建起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责任落实体系,其核心在于将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明确责任和刚性约束。这一制度设计源于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是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制度保障。在新形势下强化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具有三重现实意义:一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必然要求,通过明确责任边界,确保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在国有企业落地生根;二是应对复杂风险挑战的迫切需要,随着国有企业国际化、市场化程度加深,面临的廉政风险更加复杂多元,亟需通过完善责任制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三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良好的政治生态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强化责任制有助于净化企业环境,提升经营效率与核心竞争力。

二、健全与优化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路径

(一)强化责任落实,构建责任体系

落实“两个责任”是党的建设大局所需,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国有企业党委要切实增强落实主体责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新形势,树立高标准,做到真清醒、真明白、真担当。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责任书制度,常态化开展述廉述职和民主评议,完善责任追究和负面清单制度。企业纪检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加强对企业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监督到位、不走过场。

(二)制度衔接:完善规范运行的“保障线”

制度是协同的刚性约束,需打破党建制度与廉政制度的壁垒,实现规则层面的有机融合。决策机制嵌入: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中增设“党组织前置研究+廉政风险评估”环节,如重大投资项目需先经党组织会议审议其合规性,再由纪检部门评估廉洁风险,双重把关后提交董事会决策。组织生活融合:将廉政教育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通过“廉洁党课”“案例剖析会”等形式增强教育实效;同时,把党员廉洁表现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推动组织生活从“务虚”向“务实”转变。

(三)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协同推进实效

一是明确监督主体职责。制定详细的监督主体职责清单,对纪检监察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党建工作部门等在思想政治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监督中的职责进行清晰划分。例如,纪检监察部门主要负责对违规违纪行为的调查处理,内部审计机构侧重于对经济活动中的廉政风险进行审计,党建工作部门则重点监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二是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在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方面,除考核活动开展频率以外,增加对员工思想认识提升的量化评估,如通过问卷调查、员工谈话等方式了解员工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工作中的行为体现。对党风廉政建设细化考核指标,依据不同部门、岗位的业务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廉洁风险防控量化标准。三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建立完善的考核结果反馈机制,及时向各部门与个人通报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情况,对优秀经验进行整理并在企业内广泛宣传推广。对表现不佳的部门与个人,提供详细的改进建议与培训指导,激励员工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绩效奖励紧密挂钩,对廉政考核优秀的干部优先提拔,对违规违纪干部严格依规惩处,并将典型案例作为警示教育素材,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形成长效警示效应。

(四)应拓展监督覆盖领域,应对发展新格局挑战

积极探索适应新业态、新模式的监督机制,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研究制定差异化监督策略,明确各方监督责任,确保国有资本安全。面对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快的现状,要构建科学的合规管理机制,加强对境外单位及人员的有效监管,防范跨境廉洁风险,确保监督无盲区、全覆盖。

作者:刘洪伟  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现代服务分公司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邱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