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代对国企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一)强化政治引领,确保正确发展方向
在新时代的发展语境下,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的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将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工作核心,深入理解“两个确立”的深远意义,不断强化“四个意识”、筑牢“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是提升基层党支部工作水平的重要路径。在此过程中,持续巩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地位,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与党的政治要求深度契合,把党的领导理念有机融入企业治理体系的各个层面,有助于基层党支部更好地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为企业发展把好方向、定好基调。
(二)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服务企业发展大局
在新时代国有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基层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实践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若能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环节合理融入党建元素,或许可以形成以党建助力业务发展、借业务成果反哺党建工作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在新时代实现深度融合与共同进步。
二、新时代背景下国企基层党支部新党建引领效能提升策略
(一)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政治根基
深化理论武装:将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可以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逐步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探究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结合国企实际情况,开展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或许能助力党员更深入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
创新学习方式:充分借助“学习强国”等线上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活动,例如举办线上知识竞赛、线下主题演讲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邀请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进行专题讲座,分享理论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以此引导党员尝试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有可能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政治教育:定期开展政治形势教育、党性教育和纪律教育,对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来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途径。通过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红色影片等活动,或许能帮助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党员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担当,进而促使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尽量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夯实组织基础,增强战斗堡垒作用
完善组织架构:结合国企业务布局与党员分布特征,可进一步优化党支部组织设置,推动党的组织与工作覆盖更加科学全面。针对新组建的部门、项目组等,可适时探索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助力党员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同时,可注重从青年职工、业务骨干中挖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逐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养。
规范组织生活:深入推进“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的落实,创新丰富组织生活形式与内容。可围绕企业发展实际与党员个性化需求,策划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组织生活,例如聚焦企业生产经营关键问题组织研讨交流,或鼓励党员参与技术创新实践。建议强化组织生活的过程监督与效果评估,持续提升组织生活质量与成效。
强化班子建设:遵循政治素养过硬、专业能力突出、工作作风优良的原则,选拔配备党支部班子成员。通过系统培训与动态考核,促进班子成员政治理论水平与业务管理能力协同提升。构建完善党支部班子议事决策机制,充分激发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凝聚工作合力。班子成员可通过加强自我要求,在理论学习、业务工作、服务职工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整体工作提质增效。
(三)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提升协同发展能力
探寻深度融合路径:结合企业核心工作与重点任务,深入挖掘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的协同契机与发力方向。在目标规划环节,注重党建与业务目标的统筹设计、协同推进及联合考核,确保二者同频共振、协同发展。
构建协同联动体系:完善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联动机制,强化党支部与生产、经营、管理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议定期召开党建与业务联席会议,通过交流工作进展、梳理难点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实现信息共享与经验互通。在重大决策制定、重点项目规划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把关作用,为科学决策提供保障。借助党建引领优势,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激发党建业务创新活力:引导党支部与党员立足业务实际开展创新实践,围绕生产效能提升、运营成本优化、产品品质升级等方向,积极探索技术革新与管理创新。可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对党员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创新成果予以肯定与奖励,以此调动党员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党建引领,在企业内部培育鼓励创新、包容试错的文化氛围,助力业务工作实现新突破。
(作者:崔子恒 平顶山天安煤业天宏选煤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