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栓:从警四十载,甘做社区守护者
1982年的东关辖区,董建栓在东关辖区开始了从警生涯。四十载寒来暑往,这位基层民警把自己活成了社区的守护者——面对盗窃频发、矛盾突出的晨曦小区,他带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用三个月手绘“民情地图”,让断壁残垣的老小区渐显生机;为了让居民用上天然气,他跑遍100多趟燃气公司,公开自家存款证明赢得信任140万元集资款背后,是“把群众当家人”的赤诚。
图为东南大学砼声弘美实践团与董建栓合照
在社区治理中,他每月组织两次广场电影,让反诈知识随光影潜入民心;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邻里不识变成守望相助。当被问及坚守的动力,董建栓的回答简单却有力:“支撑我的是群众那句‘董警官,我们信你’,再难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图为砼声弘美实践团正在采访董建栓
张买江:三代接力,在太行绝壁上留下精神印记

图为东南大学砼声弘美实践团与张买江合照
据张买江回忆,除险队长任羊成悬在半空淌着血处理险石,副县长马有金与民工同吃野菜,山西百姓腾房借物支援修渠——30万双手拧成一股绳,终于让“生命渠”蜿蜒山间。通水当日,张买江挑回村里第一担水,母亲在父亲坟前哭到休克的场景,成为他终生难忘的瞬间。“那一刻想对爹说,渠通了,水来了,您没白牺牲。”1966 年获评特等模范的荣誉,在他看来是代表30万修渠人领的。如今,儿子张学义成为护渠员,曾跳冰水清淤;他自己则担任红旗渠干部学院讲师,用亲身经历培育青年。把故事讲给青年听:“这精神不是老物件,是要刻在心里、干在实处的。”

图为砼声弘美实践团正在采访张买江
薪火相传:让坚守与热血照亮青年之路
当实践团成员倾听这两段故事,终于读懂:董建栓的40年社区守护,与张买江的三代渠水深情,本质上都是对责任的坚守,对群众的赤诚,对创新的勇气。实践团队成员骈乐凡表示,无论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担当,还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都在诉说同一个真理: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再普通的岗位也能发光;只要接力棒不落地,再艰难的工程也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