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企业思想文化工作的现状分析
国有企业思想文化工作的现状,首先需从政策与实践背景进行分析。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相继发布了重要文件。这些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国有企业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在实际操作中,国有企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模式。国有企业注重党建引领,通过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民营企业则更加注重文化融合,致力于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结合,通过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在主要成效方面,国有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方面,党建引领与企业价值观传播实现了有机结合,企业通过党建活动成功地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企业文化,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价值观体系,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在宣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新媒体工具不仅提高了宣传的效率和覆盖面,还增强了宣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使得企业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二、新时代国企思想文化工作数字化转型路径
(一)技术赋能:构建“智慧宣传”生态体系
首先,企业应整合现有的网站、公众号、客户端以及各类展示屏等传播渠道资源,利用各类资源的独特传播优势,构建协同传播网络。在此基础上,企业要根据国企员工工作生活特点,在办公区、生产车间、社区等场景部署智能终端设备,形成“大屏+小屏”“固定+移动”的立体终端网络,从而让宣传思想文化内容能够更广泛、深入地触达员工群体。其次,国企员工数量众多,且年龄、岗位、文化背景等存在差异,对宣传思想文化内容的需求和偏好也不尽相同。企业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收集和分析员工行为、兴趣爱好、信息获取习惯等多方面信息,进而深入了解员工的需求倾向。最后,企业要积极应用各类技术工具。例如,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快速生成一些基础的文案框架或者思路,为宣传工作人员提供灵感源泉,减少重复性的基础工作;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宣传短视频的制作,缩短制作周期并提升作品质量。
(二)内容创新:打造“沉浸式”传播体验
第一,宣传人员要深入基层一线,从生产车间、科研团队、服务窗口等具体场景中挖掘鲜活素材,将抽象的思想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共情的特色数字IP。数字IP的呈现形式可以丰富多样,比如打造虚拟形象,赋予其鲜明的个性、独特的外貌和鲜明的价值观念,使其成为国企的标志性事物。第二,国企的宣传部门应积极顺应新媒体发展的潮流,充分运用多种互动形式。宣传部门可以利用直播这一载体,构建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双向沟通渠道,使宣传思想工作从单向灌输转变为深度对话,在互动中凝聚共识、传递价值。第三,宣传部门应该针对不同职工群体,设计差异化的宣传内容。具体而言,宣传人员应该利用数据分析技术,精准把握不同职工群体的信息接收习惯和价值关注点,实现内容的个性化推送。
(三)组织变革:重构数字化工作机制
在数字化时代,国企宣传部门可能难以适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数字化转型的高要求。为了更好地推动宣传工作的开展,实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高效性与深刻性,国企需要变革组织架构,重构数字化工作机制。跨部门协同是重构数字化工作机制的重要一环。国企内部通常存在多个职能部门,而宣传部门和IT部门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承担着不同但又紧密相连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成立数字化转型专项小组显得尤为必要。该专项小组应由来自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包括宣传、IT、业务等多个领域。通过打破宣传部门与IT部门之间存在的壁垒,促进信息的流通和共享,避免因部门分割而导致的沟通不畅、协作困难等问题。这样,各部门能够围绕数字化转型目标,形成有机整体,共同参与到数字化宣传项目的策划、执行和评估中,确保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推进。人才培养是支撑数字化转型工作机制的关键。
(作者:孙溧阳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工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