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价值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环境已然发生转变,这对企业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企业竞争力,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目前,思政教育已从局限于对员工单向的理论灌输,重点转向为深化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与理解,以促使员工发挥个人价值,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员工的思想境界,同时也在于激发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共鸣感与归属感,巩固企业内部的团结与协作,铸就企业内部强大的向心力,为企业队伍的壮大提供坚实的团队支撑。
二、企业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市场经济理性强调效益优先、利益驱动,使员工在个人利益与集体价值间产生认知困惑;员工成长于多元信息环境,具有个性鲜明、注重自我表达、追求即时反馈等特征,传统思政教育方式难以与其需求相契合,导致接受度不高。在实践困境方面,部分企业思政教育存在形式化倾向,以“打卡式学习”为主,员工仅为了完成学习时长任务,并未真正内化知识,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企业政工队伍年龄结构失衡,专业人才短缺问题较为明显,导致难以适应新时代思政教育需求。机制障碍同样显著,思政教育成效难以量化,难以精准评估员工的思想动态与学习效果;且缺乏长效保障机制,在资金投入、人员配置、课程更新等方面存在随意性,影响思政教育的持续性与系统性。
三、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
(一)优化教育内涵
首先,引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核心内容,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在引进新时代思政教育理念的同时,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将企业的战略目标、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讲述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功案例,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最后,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其融入日常教育中,通过主题讲座、专题培训等新形式,引导员工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提升人员素质
首先,可以加强专业培训,定期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参加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和实践考察活动,提升其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其次,可以通过邀请专家或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分享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再者,可以优化队伍结构,引入复合型人才,充实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强化应用实效
首先,针对企业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讨论和思想引导活动,帮助员工正确理解企业改革的意义和方向。其次,定期开展员工思想动态调研,收集员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教育工作。最后,建立教育成果评估机制,将教育效果与员工绩效考核相结合,激励员工将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推进数智化转型的深度融合
打造智慧思政工作体系。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统筹整合企业现有信息化资源,构建一体化智慧思政中枢平台。聚焦数据要素价值挖掘,强化平台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和精准服务功能,推动思政工作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意识形态安全数字化监测预警体系,运用前沿技术手段提升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研判能力;同时,依托平台构建个性化思政教育资源供给机制,实现学习内容与员工需求的高效匹配,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思想政治教育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使企业形成了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企业文化氛围,塑造了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作者:李秀文 河南能源焦煤公司赵固一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