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有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就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意识形态管理与挑战进行研究,旨在提升国有企业意识形态管理水平,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关键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
引言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员工的思想凝聚以及企业的和谐稳定。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意识形态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思想理论武装
(一)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
组织国有企业员工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员工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增强员工的政治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
(二)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引导员工运用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员工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例如,在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推进项目实施等过程中,鼓励员工从政治理论的高度思考问题,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符合国家政策和发展方向。
(三)创新理论学习方式
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手段,打造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如开设在线学习课程、制作微党课视频、开展网络知识竞赛等,增强理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员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落实主体责任
(一)明确责任分工
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履行 “一岗双责”,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体系,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二)加强监督考核
制定完善的意识形态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对企业各部门、各单位的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对意识形态工作落实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部门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强化责任担当
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同错误思想和言论作斗争,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政治立场,为员工树立榜样,引领企业意识形态工作正确方向。
三、创新工作方法
(一)运用新媒体技术
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积极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打造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阵地。通过制作发布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的新媒体作品,如短视频、漫画、H5 页面等,传播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企业的正能量信息。
(二)开展个性化教育
关注国有企业员工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年龄段员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意识形态教育方案。例如,针对年轻员工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采用互动式、体验式的教育方式,增强教育效果;针对技术岗位员工,结合工作实际,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专业技能培训中。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根和魂,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提炼干部职工开拓进取的意识形态和精神食粮,确保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干劲投身到企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中。只有坚定不移地落实企业文化、执行企业文化,并一代又一代地将企业文化传承下去,企业才会基业常青。只有内化的企业文化才能从职工被动行动转变为主动行动,职工知道如何落实才是履行了企业文化。这就需要企业对履行文化的人物事迹广泛传播,一批一批地将职工纳入到文化榜样中,让企业文化保持活力。
四、完善工作机制,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毫不松懈地把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把意识形态纳入年度工作体系之中,把意识形态建设纳入领导班子教育与培训、企业日常经营工作中,切实将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情况纳入安全生产、干部考核等各项工作考核机制,实现以局部促整体、以格局促发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五、结语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意识形态方面的挑战,但同时也拥有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机遇。通过强化党的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网络管理以及推动企业文化与意识形态融合等一系列策略的实施,国有企业能够有效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水平,凝聚员工思想共识,保障企业正确发展方向,提升企业竞争力,为实现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强大的思想力量。
(作者:库安姝 焦作煤业(集团)开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朱晓彤.数字技术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发展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11):86-92.
[2]妥建清,高居家.论马克思的技术与空间思想的内在逻辑[J].人文杂志,2022(12):97-109.
[3]赵伟,朱守航,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视城下数字空间生产的审视[J].现代交际,2024,(12):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