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分析
第一,与国有企业中心工作融合不够。思想政治工作往往停留在会议学习、文件传达、口号宣传等层面,缺乏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创新深度融合的机制。第二,基层队伍力量薄弱,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国有企业缺乏专职党务干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多数为兼职,专业能力不强,缺乏系统培训,工作方式比较粗放。缺乏考核评价和成果转化机制。思想政治工作往往难以量化考核,工作效果缺乏科学评估,导致工作开展缺乏主动性和创新动力。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实践策略
(一)完善制度保障,构建长效机制
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国有企业战略,建立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职责,形成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并且加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同时,在具体的工作机制上,可引入扁平化管理模式,以推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向基层延伸,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与实效性。在此基础上,应简化沟通流程,减少中间环节,使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传递至基层员工,提升工作效率。另外,还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核,作为评价干部业绩的关键指标,以此激发干部职工投身思政工作的热情,共同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融合业务发展,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要紧密围绕国有企业中心工作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同时,积极推动创新发展,鼓励员工将思想政治工作所激发的热情和动力转化为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实际行动,通过组织创新竞赛、完善创新奖励机制等方式,引导员工立足岗位、勇于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另外,还要高度关注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保障功能,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开展谈心谈话等方式,及时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所盼,并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帮助员工解决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从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促进企业文化的内生动力
良好的国有企业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帮助企业稳步前行。企业文化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外部形象和市场营销上,更重要的是对内部员工行为的深刻影响。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员工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增强员工对企业愿景、使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通过教育和引导,员工会将国有企业的价值观融入工作中,推动文化在国有企业内部的生根发芽,最终形成强大的文化内生动力。
(四)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树立共产党员先锋形象
在国有企业中,领导干部不仅是生产经营的组织者、管理者,更是广大干部员工的引路人、领路人。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于推动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注重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干部进入领导岗位,通过领导干部的言传身教,形成示范引领、上行下效的生动局面。同时,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员意识,牢记入党誓词,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党员干部的模范行动,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教育感染广大干部员工听党话、跟党走。最后,加大对思想政治人才的培训与发展力度,国有企业应定期开展各种涵盖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企业文化、心理学、沟通技巧等多个方面的培训课程,以此来提升思政人才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也应鼓励思政人才参加行业交流、学术研究等活动,以拓宽其视野,增长见识,不断激发创新思维和工作热情。
(作者:张彦彦 焦作煤业集团东方宾馆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