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与团队氛围
现如今,各行各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应该积极构建职工文化,从文化传播和强化文化感染力的角度采取措施。工会应以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为出发点,利用企业官网、社交媒体直播等多种平台和渠道,实现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愿景与使命的传播和推广。还应组织专门的企业文化宣讲会、分享会等线下实践活动,促使员工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感受企业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另外,工会还应当鼓励职工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团队协作,利用团建活动和项目合作等方式,使不同岗位的职工之间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机会。通过职工之间的沟通合作,培养职工的团队精神和实践中的协作能力。最后,企业还应当从环境营造的角度出发,倡导开放、包容、尊重的文化基调,鼓励职工自主表达意见、提出建议,为不同岗位的职工建立公平公正的晋升机制,保证职工能够感受到个人能力被尊重、被认可。例如,可推出创意提案竞赛等主题实践活动,鼓励职工围绕着企业运营、产品创新等多方面的实践需求,提出个人的创意方案,吸引职工全面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还可以组织专门的职工分享会,邀请不同岗位的职工和管理人员分享工作经验,交流生活感悟,营造融洽的团队氛围。
二、打造多元化融合平台
一是探索“项目驱动式融合”,围绕企业重大项目成立临时思政教育工作小组和文化建设小组,同步推进技术攻关、文化塑造与思政教育,项目结束后总结经验,扩大影响。二是推行“微课堂+微文化”模式,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短视频、漫画等形式,向职工传播思政教育要点与企业文化精华。三是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利用电子内刊、网站、公众号等媒介,开辟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专栏,结合企业实际解读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宣传先进模范事迹。四是在文体活动、技能竞赛中融入企业文化与思政元素,体现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化教于心的思政教育理念。
三、优化职工文化建设体系
优化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体系需要从整体布局出发,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框架。该电力企业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文化建设组织体系,形成决策层、执行层、实施层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在制度层面,企业明确了文化建设的目标、标准和保障措施,制定了《职工文化建设管理办法》《文化建设考核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在内容层面,围绕核心价值理念,将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创新文化、责任文化等有机融合,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文化品牌。企业还建立了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岗位和层级职工开展差异化文化建设活动。实际操作中,企业坚持定期开展文化活动,组织交流研讨,探讨推进文化建设的方法。为确保文化建设顺利推进,企业设立了专项经费,并配备专兼职文化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持。
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是新时代工会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时,应当坚持的核心原则。这一原则强调,职工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应当首先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关注职工的主观需求、尊重职工的权益,从而促进职工在企业中获得更加全面的成长和发展。具体来讲,工会应当从职工就业的需求以及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入手,对职工的基本需求进行了解。同时,还应当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生活品质方面的需求。为了解职工的上述情况,企业可通过问卷、座谈会、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了解职工需求,为制订出符合职工需求的文化建设方案提供参考。另外,在职工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工会还应当注重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具体的权益包括薪酬福利权益、休息休假权益、劳动安全和卫生保障权益等,确保职工在参与文化建设的同时,能够获得相应的权益保障。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职工的个人工作能力存在客观差异,但其个人的潜能应当被及时挖掘。这不仅能够为企业的建设发展提供动力,也能够优化职工团队的整体质量。职工若能够通过参与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发现个人的潜能,定能更加积极地投入活动中,不断锻炼个人的专业能力。
(作者:李远娜 平煤神马建工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