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模式的现实意义
“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它有助于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确保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通过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企业决策和经营管理,能够更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其次,这一模式能够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员的政治觉悟转化为推动业务发展的内生动力。再者,双融双促模式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最后,这一模式为企业思政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员工,提高了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面临的挑战
(一)“两张皮”现象依旧存在
“两张皮”现象是国有企业党业融合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当前,部分党员干部特别是业务干部并未对党业融合给予高度重视。一些干部认为党建工作是“软任务”,而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存在“重业务而轻党建”的思想;一些干部将党业融合简单地理解为“党建+业务”的机械式叠加,例如:在开会时学学理论、在活动时喊喊口号,没有从机制、流程、目标等层面对党建与业务实施内在整合。在此情形下,党业融合存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不足。
(二)党业融合的制度保障尚不健全
一是融合机制不够细化,执行环节存在脱节。虽然国有企业已经确立党业融合的基本原则,然而缺乏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力、创新力的具体实施路径和操作细则,党的会议精神、理论学习成果与企业战略规划、生产经营、绩效考核等关键环节的嵌入结合不够紧密。二是考核评价机制脱节。党建工作考核与业务绩效考核往往分属两套体系,二者之间的评价结果没有实现有效联动。整体而言,即使企业党建工作做得再好,业务上不去,其整体评价依旧不高;业务业绩突出,但党建工作相对薄弱,仍然可以“用优势掩盖不足”,在此导向之下,企业党业融合的内生动力难以得到有效激发。
三、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路径
(一)思想融合
强化理论武装,凝聚发展共识。(1)健全学习制度。企业党委要通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等形式第一时间学习传达党领导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建立党委委员领学、督导机制,明确各层次的学习重点。各基层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抓好党员的日常学习,引导党员学深悟透。(2)推动成果转化。结合科技创新、人才强企等企业经营中的重点难点,党委班子带头,深入各自分管的领域和联系点,开展针对性调研,推动发展难题解决。同时,要加大学习研究成果转化力度,以“四个有没有”为标准,强化对标,将学习调研成果真正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目标融合
嵌入业务环节,引领保障发展。(1)决策环节融入。以“三重一大”的方式,将企业经营决策纳入党委讨论议题,对重大经营管理事项进行前置研究,对企业发展规划、经营策略等方面把好政治方向、改革方向和发展方向。(2)生产过程嵌入。在企业生产组织过程中,将党委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纳入项目工作中,明确党组织、党员在各业务环节的职责,明晰定位,使党建贯穿于业务生产全过程。
(三)行动融合
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文化建设。(1)双向培养干部。不断建立和完善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双向培养机制,落实党建和业务的“双肩挑”,力争将党务干部培养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业务上的内行人、党员与业务融合的引路。(2)结合培训内容。将岗位练兵、导师带徒、应急演练等融入党员教育培训,分类分层抓好党务干部能力培养,实施“双培养一输送”,有针对性地培养一线生产经营骨干、青年员工,激发员工向党组织靠拢的自觉性。
(作者:孙新新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氯碱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