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理论依据
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生产经营自然归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党建活动则归属于上层建筑之列。这两者之间不仅互为依存,而且相互促进,携手推动着企业的持续进步。在此背景下,党建作为上层建筑的关键部分,通过塑造正确的政治导向、价值观及企业文化,对生产经营施加正面影响。党组织介入企业重大决策,确保企业发展与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同步,进而增强企业经济效能。这种融合契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系统论观点,现代管理强调企业为多个子系统的集合体,要求它们之间的和谐与支持。党建和生产经营的融合促进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管理效率,形成了协同效应。此外,这种融合能更有效地激发员工积极性,关注全面成长,推动企业与社会和谐共进。
二、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的路径
(一)更新党建工作理念
在国有企业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需要端正国企党建工作态度,并使国企全体员工都积极参与到党组织开设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中,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和政治意识,从而使其在国企生产经营中做好自身的工作,履行自身的职责和任务,避免其在工作与思想上产生懈怠和放松的表现。所以,国企需要更新党建理念,将党中央的政策指示落实到位,对其中蕴含的精神进行学习,并将其融入日常的党建工作中。同时,国企应加强党组织与企业决策层的沟通,确保党建工作与企业战略同步,形成共同推进企业发展的合力,还应注重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使其在生产经营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国企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促进国企党建和生产管理结合
在新形势背景下,党建工作者的理念亟须更新,紧跟时代步伐,深入梳理过往的成败得失,这是提高党建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推动党建工作的全方位开展,实际操作中,引入责任追究机制,有助于显著提高党建工作的效能。国有企业需将党建工作指标纳入绩效评估体系,实现党建与生产、管理、经营的有机融合。严格实施奖惩制度,确保行政管理能够引领全局,全面把握党建工作的进展。为保障党建工作的顺畅进行,应从关键任务着手,深入了解党建工作的本质,然后从基本任务切入,掌握各项业务的具体情况。
(三)创新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工作机制探索
构建以党建为核心的新型工作机制是将党的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紧密融合的核心途径。在国有企业的实践中,迫切需要构筑并完善一套融合党建与经营业绩的评价机制,将党建成果显著纳入对企业管理及领导层绩效的评判范畴。此举不仅能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也确保了党建活动与企业发展步调一致。该评价体系应全方位覆盖党建各领域,如党员培训、党组织的活动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等,促进党建与经营互为动力。国企必须创新党组织的决策参与方式,巩固党在企业决策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国企应丰富党建活动的形式,如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岗等,以此激发党员在生产经营中的热情与创新。这些活动不仅促使党员发挥示范作用,还能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企业还应当鼓励党员在技术和管理创新上提出建设性建议,
(四)发挥党组织优势,开展生产经营全面监督管理
在国有企业的运营与管理实践中,党组织需要深度融入企业的日常运作,执行对生产及管理活动的监督与指导,确保国有企业的稳健成长。企业需强化党组织功能,将管理与运营任务纳入党组织的职责范畴,秉承党的引领地位,以服务企业成长为核心任务。通过实施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党组织应充分发挥其在政治上的核心职能。同时,企业应通过党的建设活动、思想交流、党员教育培训等手段,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运营的有机结合。
(作者:高飞 河南能集团永煤公司车集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