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政治引领
当前,国有企业一直属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中坚力量,青年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第一,开发党建课程。围绕党史、国史、企业文化、专业技术和经验传承等主题,由青年讲师从同龄人的视角开发微党课、微团课,深入解读党的创新理论,帮助青年更好理解和掌握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二,甄选资源推送。甄选“学习强国”、国网学堂、央视频、抖音等平台资源,快速推送时事新闻、传统文化、行业尖端、模范事迹等具备明确价值导向的优质信息。第三,信息即时传播。网站首页设置专题版块,通过楼宇显示屏播放政策解析、热点话题等短平快的视频内容,面向青年群体广泛宣传党的政策主张、理论成果,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营造积极的信息环境。
二、拓宽思想教育模式
在国有企业发展期间,应该始终把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紧扣青年特点,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力。一是持续开展常规学习。坚持党建带团建,鼓励各党支部与团支部共同集中学习,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进一步提升青年员工的理论水平,不断增强青年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二是注重开展实践教育。组织开展“青春光明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线路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带领青年积极融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实践教育,公司青年员工身临其境,弘扬革命精神的信心更加坚定。三是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开展“线上”+“线下”比拼学活动,组织读书分享会、“青春故事”分享会,相互沟通所学、所思、所感,带领青年共学党史、探讨成才之路,提升青年员工“多思、多想、多写、多做”的能力,增强网络育人效果。
三、建立青年导师制度
国有企业对青年导师制度建立,是指由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或管理人员带动青年员工主动参与到各项工作环节中,能为青年员工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指导,使青年员工能快速地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还影响着青年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价值观等。青年导师不再是职业技能上的指导者,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肩负着重要职责,由导师与青年员工的“一对一交流”,导师能全方面地了解青年员工的综合情况,如职业困惑、心理状况、思想动态等,能第一时间引导青年员工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工作态度,在实践中强化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与集体主义,全面推动企业稳定发展。
四、创建青春基地
第一,建设青年活动阵地。建设“风生水起”青年活动室,通过党建引领汇心、创新理论汇学、研讨交流汇智,将青年活动室建设成网聚青年、团聚青年、智聚青年的青马思想“样板间”第二,。组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注重精细化管理,每月下发理论学习要点,定期组织研讨会和知识竞赛等活动,鼓励青年积极思考、深入交流,切实提升政治理论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坚持党建带团建。深化党支部、团支部联建共建,围绕青年员工普遍关心的重点内容,签订双向共建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五、运用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技术赋能思想政治工作构建“沉浸式交互—精准化触达—动态化反馈”三位一体传播体系。依托虚拟现实技术打造红色文化虚拟展馆,通过场景化叙事增强青年对党史、国策的具身认知;开发互动式学习小程序,将政治理论拆解为任务闯关、答题竞赛等游戏化模块,适配青年碎片化学习需求。算法推荐技术可针对性推送与青年职业发展、社会热点关联的政策解读内容,但需建立价值观过滤机制,防止技术理性消解思想深度。短视频平台应聚焦“微叙事+强共鸣”策略,以青年员工自创的奋斗故事、技术攻关案例为载体,实现主流话语的“软传播”。技术应用中需警惕“重流量轻质量”倾向,通过用户行为数据追踪与内容效果评估,动态优化传播策略,形成“技术工具—价值导向—青年主体”协同演进机制。
(作者:雷东伟 河南能源焦煤公司赵固一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