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通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之间的相互融合,有利于企业在管理中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做到与时俱进、科学有效,也有利于确保党组织在国有企业内部的指导地位,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推动两者深度融合,关键是找到“结合点”,将党建融入管理各环节。一是目标融合,把党建目标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例如,某国企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党建引领企业转型”为核心目标,将“党员带头攻克技术难题”“党员引领市场拓展”等要求纳入战略指标,实现党建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二是制度融合,把党建制度融入企业管理制度。将党组织“前置研究”与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结合,明确重大投资、重要人事任免等事项必须先经党组织研究,确保决策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某国企制定《“三重一大”事项党组织前置研究办法》,全年前置研究事项占比达85%,有效防范了决策风险。三是队伍融合,把党员先锋作用融入团队建设。通过“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载体,让党员在管理中发挥示范作用。如某国企“党员先锋岗”团队在技术改造中承担核心任务,提前3个月完成目标,带动全团队效率提升20%。
2、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的保障机制
确保融合持续有效,需建立健全保障体系。一是组织保障,实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或设立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融合工作。如某国企成立“党建与管理融合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融合中的问题,全年推动解决关键问题12项。二是考核保障,将党建成效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与领导干部晋升、薪酬挂钩。如某国企将“党员先锋作用发挥情况”作为部门考核指标,全年有3个部门因党建引领成效突出获得额外奖励。三是文化保障,将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如把“为人民服务”融入企业使命,把“廉洁从业”纳入企业价值观)。如某国企开展“党建文化进车间”活动,通过“党建故事分享会”“廉洁文化墙”等形式,让党建文化深入人心,员工认同感提升30%。
结论
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国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通过目标融合(党建与战略同频)、制度融合(党建与管理衔接)、队伍融合(党员与团队联动),并依托组织、考核、文化等保障机制,能有效实现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李晓慧,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