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化为国企思政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促进员工思想统一、推动企业稳健发展具有关键意义。伴随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员工获取信息的途径发生显著变化(依据《2024年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报告》,国企员工平均每天使用数字化平台的时间超过4小时),这既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也创造了新的机遇。通过构建沉浸式学习场景、运用数据分析洞察思想动态、依托数字化平台拓展工作覆盖范围,能够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着重强调“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实际工作推进过程中,部分方面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例如,内容传播方式在适应员工信息接收习惯方面存在一定提升空间,传统以文件传达、会议讲解为主的模式,与员工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契合度有待加强,某国企调研数据显示,能够完整参与线下思政学习的员工占比为38%。在传播载体方面,多数企业仍以企业内网、宣传栏等传统方式为主,在互动性和个性化服务方面存在不足,35岁以下年轻员工在思政平台的活跃程度还有较大提升潜力,活跃率目前为45%。此外,在工作效果评估环节,现有评估方式多侧重于学习时长、参与人数等直观数据,尚未充分建立思想动态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联分析机制,在衡量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方面,仍需探索更为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方法。由此可见,积极探索数字化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模式,对于国有企业持续加强党的建设、汇聚发展动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数字化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的优化对策
(一)开展数字素养培训
建立分层分类的数字素养提升体系,针对老员工、基层员工开展“一对一”操作辅导,由信息化专员和青年骨干组成帮扶小组,进行专项指导。制作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简易操作手册,并配套录制分步骤演示的视频教程,方便员工随时随地学习。在矿区、厂区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设置“思政平台服务站”,安排专人值守,及时响应和解决员工在使用思政数字化平台过程中遇到的操作问题。同时,定期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数字技能培训活动,通过理论讲解、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全面提升员工的数字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
(二)强化数据安全防护
构建全方位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采用“数据加密存储+权限分级管控”的双重保障机制。对员工的个人隐私数据进行严格的匿名化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建立常态化的安全漏洞检测机制,定期邀请专业的安全团队对思政数字化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和渗透测试,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与全体员工签订数据安全责任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和义务,将数据安全意识融入到员工日常工作中,定期开展数据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数据安全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杜绝形式主义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价机制,优化考核指标体系,降低“学习时长”等量化指标的权重,更加注重员工思想政治学习的实际效果。增加“思想转化”“业务贡献”等质性考核指标,例如将员工提出的思政相关建议被采纳数量、通过思政学习促进业务改进的实际案例、在团队中发挥思想引领作用的具体表现等纳入考核范围。建立定期的“数据打假”检查制度,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习数据进行深度核查,严厉查处虚假学习、刷时长等形式主义行为,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考核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二)降低技术成本
为中小国有企业提供多元化的数字化建设解决方案,鼓励采用“云平台租赁”模式,租用第三方专业的思政云服务平台,借助其成熟的技术架构和服务体系,快速搭建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数字化平台,避免大量的前期技术投入和运维成本。积极推动国有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中小国企可以共享上级国企或大型国企的优质数字化资源,如丰富的VR思政课程资源、典型案例库、线上学习平台等,通过资源整合和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减少重复建设,降低技术开发和运营成本,提高数字化建设的效率和效益。
(作者:张京美 河南能源集团永煤公司城郊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