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

来源:河南青年网    作者:杨峰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7-07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现存问题

(一)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部分国有企业管理层过于侧重经济效益,将党建工作视为软指标,认为其对企业发展的直接贡献不明显。这种观念导致党建工作在资源分配、人员配备等方面处于劣势,党建活动开展不充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比如,一些企业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对业务工作规划详细,而对党建工作只是简单提及,缺乏具体的目标和措施。

(二)党建与业务融合不紧密

存在党建工作与企业业务“两张皮”的现象,党建活动未能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展开,无法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党建工作在促进企业决策科学化、解决业务难题等方面的作用未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在企业项目推进过程中,党建工作未能及时跟进,未能有效调动党员和员工的积极性,影响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党建工作方式方法落后

一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仍依赖传统的会议、文件传达等方式,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新媒体时代,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党建工作模式,难以满足员工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比如,在党员教育方面,只是单纯地组织集中学习文件,没有结合实际案例和现代技术手段,导致党员参与度不高。

(四)党建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部分党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系统的党建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难以适应新时代党建工作的要求。同时,党建队伍的稳定性不足,人员流动较大,影响了党建工作的连续性和专业性。例如,一些企业的党建工作人员是从其他岗位临时调配过来的,对党建工作不熟悉,工作开展较为困难。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路径

(一)理念革新,树立战略引领思维

1.从“管理”向“治理”转变:将党建工作定位为企业治理体系的核心部分,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建立党组织前置研究重大事项制度,确保企业决策符合国家战略和党的方针政策。例如,在企业投资新项目时,党组织先对项目的可行性、社会效益等进行研究,为企业决策提供政治把关。

2.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转变:构建基于员工需求的动态响应机制,运用大数据分析员工思想动态。通过开展民主恳谈会、设立线上意见箱等方式,倾听员工心声,使党建工作既能传达党的声音,又能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比如,某企业通过线上平台收集员工对企业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党组织据此调整工作策略,得到员工的积极响应。

(二)方法创新,打造智慧党建模式

1.构建智慧党建平台: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集学习教育、组织管理、服务互动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建立党员电子档案,实现对党员的精准管理;开发在线学习课程,提供个性化学习内容。例如,通过智能推荐系统,根据党员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推送相关的学习资料和课程。

2.创新组织生活方式:针对年轻员工特点,开展“微党课”“云端主题党日”等活动。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政策宣讲和党建知识普及,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比如,制作生动有趣的党建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吸引员工关注和参与。

(三)机制完善,强化党建工作保障

1.完善责任传导机制:明确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建立“三级责任清单”。实行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将年度任务分解为具体指标,定期进行考核和通报。对履职不力的进行问责,确保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例如,某企业将党建工作任务细化为若干项目,每个项目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间和考核标准,定期检查进度。

2.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实施“双培工程”,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开展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轮岗交流,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理论培训+实践锻炼+导师带教”的培养体系,提升党务干部专业能力。比如,选派党务干部到业务部门挂职锻炼,了解业务流程,提高党建与业务融合的能力。

(四)文化融合,营造良好党建氛围

1.挖掘企业红色文化基因:深入挖掘企业发展历程中的红色故事和先进事迹,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党建文化。通过建设党建文化展厅、编写红色文化手册等方式,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例如,某企业将企业发展过程中党员冲锋在前、攻克难关的事迹整理成册,供员工学习。

2.促进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将党的价值观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使党建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引领。通过开展党建文化活动,如红色主题演讲比赛、党建知识竞赛等,增强员工对党建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比如,举办“红色文化与企业发展”主题演讲比赛,激发员工的爱国爱企热情。

作者:杨峰 河南中平鲁阳煤电有限公司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邱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