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遴选的过程就是我成长的过程,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不重视遴选,导致浪费了很多机会。开始正视遴选是2024年,出公告后开始学习,参加了中直遴选和省直遴选,均未进面。此刻,我才深刻认识到命运的公平,正是因为我的不重视不努力,错过了很多机会,所以现在我的遴选之路才会如此之难。至此,我开始系统学习遴选。2025年,中直遴选73分进面,省直无岗,市直76.5分进面,最终以笔试加面试总分全市第一的成绩上岸市直心仪岗位。现将我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分享如下。
一、一个好老师的重要性
唐代的韩愈在《马说》中说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于是理科生又毫无文字基础的我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好老师的引导,遴选将难于上青天。经过学习2025年河南专项名师班,我认识了其臻老师,老师的“抓大放小”、“中庸之道”、“突破大作文的两个法宝”等等彻底让我折服。所以,我成了其臻老师的忠实粉丝,更成为了其臻老师名师班、河南精品小班、公文班、院长班、一对一的学员,认识的人都知道我几乎疯狂崇拜其臻老师教授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直击我的薄弱领域,助我掌握遴选技巧、飞速提升。
一方面,其臻老师很严厉。对我们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第一,不管是习题讲解还是技巧教授,每节课都要求写反思;第二,每周梳理理论,写理论笔记。这两项都是其臻老师会定期催收,并且认真查阅后进行反馈的。同时,对于我们做题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从来不会遮遮掩掩,会当堂点评,一针见血的指出来,让我们在自身的基础上快速提升分数。只要是其臻老师在课上点评了我的作业中的错误,我都按照老师的思路,深入反思自己的问题,全部印象深刻,在以后很少再犯。正是因为其臻老师的严厉,让我从小白到能看懂政策文件、能看懂讲话稿框架、能看懂文章主旨。
另一方面,其臻老师又很温柔。在名师班,对我们有求必应,甚至讲了很多不属于课程范畴的知识;在河南精品小班,明确思路,按照河南考情认真准备课程内容,每位学员的作业课上逐一现场打分、讲解分析;在公文班,其臻老师倾注了很多感情,把自己多年收获全面讲了出来,更是对提交的作业全部在课上点评修改;在院长班,做题技巧和理论两手抓,定期复盘、师生同题作答训练、召开反思座谈会、一对一专项辅导每一位同学;在一对一课上,更是能够与其臻老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下,迅速查找不足,明确下一步思路。需要特别感谢地是,其臻老师在我学习陷入低谷的时候,不厌其烦地引导我,那段时间,有时早上醒来,手机上都是其臻老师深夜给我发的嘱咐。更别说,认真回答我的一切疑问,鼓励我、引导我,让我定期交流学习情况、所思所得,给予精准指导,才让我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一直进步,其臻老师将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
二、一个全力支持家庭的关键性
无论我们身处何境,身在何地,亲人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精神支柱,最理想的感情寄托!而遴选首先要处理好的就是家庭与学习的关系,工作还可以靠提高效率等来按时完成,把下班时间腾出来用于学习,但是家庭中的很多事情不是能以我们的想法左右的。备考中,孩子不满三岁,每天下班后和周末,我需要有很多时间来陪伴孩子,这就导致我很烦躁,不能安心带娃,也不能专注学习。但我认为作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不能做不好这两件事。我认真思考了这一问题,最终我想明白,我的人生可以没有遴选,但是陪伴孩子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在遴选中取得好成绩,就要鱼和熊掌兼得。思路清晰后,我把下班后的时间进行了划分,确保每天晚上至少陪孩子两个小时,哄孩子睡觉,这样也让我学习时候更有动力,劲头更足。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家人们也付出了很多,只要能帮我带孩子的时候都会帮忙,我的妈妈只要周末有空,都会帮我带着孩子,让我有连续的几个小时学习,更是在我准备面试期间,连续为我带娃半个月。正是有了他们无私的付出和帮助,才有了我的上岸,家人永远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三、一个强大自我的决定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我从高中时期就最喜欢的一句话。我一直坚信,只要内生动力够足,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在遴选学习的过程中,我主要做到了下面三句话。
第一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前期,我每天投入学习的时间极其有限,只有中午两个小时,晚上和周末没有时间,听课的时候也是要带着孩子。在考试公告发布后,明显时间不够用,我调整好心态,每晚九点半孩子睡着后,我准时开始学习,学到十二点、一点是常态,有时候也会到两点、三点。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感谢其臻老师,在认识其臻老师前我都没有想过一个人可以熬夜到这个程度,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还是不建议熬夜。但如果像我一样没有时间的话只能熬夜了,每次熬夜都感觉有其臻老师的陪伴。不管是夜里十一二点,还是凌晨两三点,可以随时把疑问发给其臻老师,或早或晚都能得到解答。因为时间受限,我的几节其臻老师一对一也都是十点左右开课,十二点多下课,是很多其他老师所不能接受的时间段。
第二句话,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选定一个老师后,只需要不带脑子、做到听话即可,按照老师的安排听课、做题、做笔记、复盘、反思,每天重复,终将由量变引起质变。犹记其臻老师在院长班关于“抓大放小”的两节课,我听了不下于五遍,每一遍都有新收获。其臻老师在名师班关于河南高质量发展的两节理论课,我也听了不下于五遍,每一遍都能有新体会。每次课都按照其臻老师的要求写反思日志,写到最后发现自己的根本问题就是那几个,颇有一种大道至简的感觉。每次理论课都严格落实其臻老师要求的理论笔记,最后可以自己结合河南实际列框架,让理论知识为我所用。
第三句话,不疯魔不成活。这句话是针对面试,因为笔试的成长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面试则需要短期内提升,这就需要我们疯狂一点。最开始练习面试,其臻老师要求我每天至少练习十道题,每道题录音,第十道题发给其臻老师,由其臻老师给我讲解和指出不足。慢慢增加题量,到最后几天,每天练习的面试题目不少于五十道,最早五点开始,最晚到凌晨,从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最后的任何题目都可以无脑说几分钟,这才成就了我的强大气场、自信从容、侃侃而谈,最终拿到了面试全场第一的好成绩。
短短三千字,写的过程中,我几度哽咽,遴选不仅让我收获了新的工作岗位,更重要的是让我收获了良师益友,收获了坚韧的自我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是遴选给予我的最宝贵的馈赠。
(通讯员:张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