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国有企业缺乏品牌意识
部分国有企业对品牌建设重视不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一方面,部分传统国有企业重生产、轻品牌,缺乏长远眼光,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生产环节,追求产量和成本控制,忽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只要产品质量过硬,价格有竞争力,就能在市场上立足。这种经营理念,导致企业缺乏品牌溢价能力,只能在低端市场进行价格竞争,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也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弱。另一方面,一些企业虽然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但缺乏系统的品牌建设规划,只是注册商标,进行基础宣传,并没有深入挖掘品牌的内涵和价值,也缺乏对目标客户的精准定位,导致品牌形象模糊,难以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更无法形成品牌忠诚度。同时,没有知名品牌的国有企业,在与下游企业的合作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受到下游企业的制约,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二)国有企业品牌定位不明确
部分企业对品牌形象建设不够重视,品牌形象定位存在不确定性,导致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低,难以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声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一方面,部分企业忽视市场需求和消费购买习惯。一些企业在确定产品定位时,仅依赖主观判断,而没有充分考虑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市场的实际情况,导致产品与消费者购买习惯不符,销售量下降,影响企业长远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对市场趋势的变化缺乏敏感性,无法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策略,导致产品逐渐失去竞争力;部分企业与用户沟通渠道和机制不完善,市场调研方法不科学、数据不准确,无法及时了解用户需求的变化,导致其产品和服务无法满足用户的期望。
二、以媒体宣传力量推动国有企业品牌建设
(一)坚持外树形象,打造卓著品牌
外部品牌是企业在市场中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和声誉,代表着企业对外传递的价值观和承诺。近年来,国有企业主管媒体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不断拓宽传统渠道,提高媒体传播流量,成为国有企业直面社会大众的窗口和企业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做大流量的基础上,媒体应多措并举深化品牌形象。首先,加强统一的品牌标识宣传。各国有企业所属媒体都采用统一品牌标识和宣传标语,最大程度深化企业品牌印象。其次,结合社会热点制作媒体“爆款”。媒体工作者应紧跟时事热点,关注社会正能量热搜话题。再次,真诚互动营造亲和形象。为适应新媒体环境,企业媒体可采用拟人化形象活跃在媒体平台,提升企业品牌亲和力,更好地与受众进行沟通互动,增加用户黏度。
(二)坚持内树典型,打造新时代精神路标
内部品牌是企业在内部组织中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和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和员工行为的体现。建设好内部品牌,有助于企业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凝聚精神力量。
(三)坚持统筹策划,打造直属企业品牌展示集聚地
集团型企业下属多家直属企业,板块间业务类型、工作模式差距大,品牌宣传侧重点各有不同。因此,品牌宣传需要把握好共性与个性、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既要有统一整体的品牌宣传规划,也要针对不同企业的品牌特点,为各直属企业提供专业的品牌宣传服务。通过把握不同行业特点,为直属企业打造品牌展示的集聚地,进一步壮大企业品牌资产,形成品牌宣传合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树立企业品牌软实力
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有利于打破固有认知,有利于交到新朋友、开拓新市场。通过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可以和客户建立朋友圈,培养情感联系,增强客户对品牌认同感。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是提升品牌号召力、渗透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利用“一带一路”国家已有的大型展会、博览会、论坛,举办和国有企业品牌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展示国有企业产品独特的品牌文化、高质量和强创新能力,有助于构建难以复制的国有企业品牌优势。
(作者:朱晨曦 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