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发挥纪委在国有企业专责监督的思考

来源:河南青年网    作者:许利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8-06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发展迅速,纪委监督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促进管党治党责任和党委决策部署有效落实的有力保障。本文对新形势下如何发挥纪委在国有企业专责监督的思考进行分析,为提高国企基层纪委监督实效提供了有益借鉴。

1、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纪检监察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就需要确立长效培训机制,使相关培训制度更科学合理,为纪检监察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与此同时,要着重做好严格细致的考核工作,对表现较为突出的人员,要重点培养,加大考核的力度,从而让有关人员从本质上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与整体素养。另外,更要积极响应政府的要求,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明白反腐倡廉、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要进一步推动他们把重点放在执行纪委的工作上,并且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在专业人才的构成上,要打破常规的纪检监督方式,对干部的构成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要对工作表现出色、工作经历较多、业务水平较高的员工进行持续的培训与吸纳,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素质与效能。

2、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

平台的用户友好性也是非常关键的,这要求界面设计直观易用,功能布局合理,以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提高平台使用的便利性。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加速信息的流通,提升协同工作的效率,提高组织的透明度和开放性,促进内部监督机制的持续优化与创新。在此过程中,持续的技术支持和定期的平台更新是保证平台长期有效运行的关键,它需要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的密切合作,确保平台可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和技术环境。在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的过程中,专职人员需要结合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设情况,对巡察组和纪委的主体工作进行调整创新,尤其要对影响信息沟通效率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确保主体业务的核心价值得到显现,进而提升信息的透明度。技术开发人员则要对影响监督工作实效性的因素加以总结,结合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需要,全面提供信息共享所需的各类技术,使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得到明确,以便信息共享平台的价值可以得到充分的开发。在开展信息实时共享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巡察组和纪委的工作需要,对影响问题处理进度的因素进行总结,保证业务的处置可以具备更强的公信力,为知识库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并保证未来的监督工作顺利推进。

3、“多方参与”会诊式监督,保证纪律作风监督威慑常在

多视角的监督是盯好“关键少数”的法宝。借助“信息化工具”,监督约束干部“八小时外”活动轨迹;借助“合作方资源”,通过聘任外部监督员、公布问题反馈码、问卷及走访等,监督干部职工对外合作中的作风和廉洁情况;借助“身边人力量”,开展干部“作风体检”和“画像”,从劳动纪律、失职渎职、廉洁从业、遵守公德等维度,设计干部“作风评价表”,让其上级、同级、下级、合作方共同参与评定,综合诊断出“健康”或“亚健康”干部,形成“会诊报告”呈送党委参阅,并将体检报告纳入干部“廉政画像”档案。通过会诊式监督,实现纪律作风监督随处可见的常态震慑。

4、推动成立监督执纪协作区

针对管理层级多、企业布局分散、纪检监察机构和人员力量不足等情况,制定印发《企业试行监督执纪联合协作区实施方案》,由公司纪委牵头,按照区域就近原则划分3个监督执纪联合协作区,由上级纪委赋予协作区牵头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一定的监督执纪权限。通过各协作区开展协同监督、交叉监督、协同办案,有效解决了基层企业监督执纪力量不均衡、监督执纪人员不足、手段不强、业务不精等问题,提升了整体的监督执纪效果。

(作者:许利  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邱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