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青年网讯( 潘龙 柳泉冰 王圣垒)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赴信阳红色研学实践团于2023年7月10日至7月17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在指导老师潘龙的带领下,先后前往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地。追随主席足迹,领悟坚守信念,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有这样一些红色地点,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星罗棋布,它们联通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未来,相互交错,铭刻着气吞山河的壮丽辉煌,铸造了民族前进的坐标。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在骄阳似火的七月,“历史烙印,红色印记”精神传承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与社会号召,先后来到信阳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许世友故里等进行参观学习,开展了“追寻革命记忆,延续革命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
理论赓续红色土,实践再创振兴篇
为化理论于实践,助力革命基地乡村振兴,7月10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羲和书院赴信阳红色研学实践队邀请河南科技学院教授陈翠玲为队员讲解高级生物学知识,并深入实验室学习必需营养元素的测定,为后续通过土壤鉴定。陈翠玲教授还就河南地理地貌介绍了河南主要的土壤类型,深入了解了我省土壤分布的特点,将乡村振兴理念和教授讲授的知识紧密结合,对红色革命基地的乡村振兴策略提供了有力的建设基础。
大别山上埋忠骨,和平今朝保初心
活动伊始,实践队的成员们首先来到了烈士陵园。“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吴焕先、晏春山、肖国清、程儒香、毛国兴等革命英烈长眠于此。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永当先锋。在大别山上,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烈士墓碑前,成员们敬献花篮,沉痛默哀,英雄已逝,愿精神长存。
接着实践团一行人来到了许世友故里。将军的老家在群山掩映之中,屋前是山,屋后也是山。将军墓前摆满了他生前爱喝的茅台,满墓园都是酒香。听闻讲解员的介绍,成员们了解到,将军是从普通士兵成长起来的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对党忠诚,富有血性。文革时写邓小平“谁敢动我诸葛亮,老子打他三百枪”,这位布衣将军--大别山的儿子,挥斥方遒的酣畅淋漓仿佛就在眼前。
红军革命创伟业,歌舞礼赞大别山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杯热土一杯魂。7月12号同学们来到由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馆名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该馆由主展馆、将帅馆、英雄山、大别山国防教育园四部分组成。全面系统的介绍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史。进入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将帅馆,三百多人的塑像映入眼帘,一条条年轻鲜活的生命,被国民党反动派折磨致死,守卫大别山区28年红旗不倒,对新县人民的血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更明白什么叫对党忠诚。成员们追随主席的足迹,聆听李森副馆长讲述党史教育故事,参观了“列宁号”纪念机,镇馆之宝《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等。回望党的艰辛发展历程,深刻领悟总书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殷殷嘱托。
烈火硝烟虽远去,精神万古自永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7月13号,为缅怀当年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团队成员们精心排练了红色歌舞表演《万疆》和《唱支山歌给党听》,悠扬的旋律响彻在博物馆馆区内,我们以同样炽热的血脉,歌舞礼赞大别山。
长征出发造神话,铭记历史再前行
总书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行程的最后,一路追随总书记的脚步,实践队的成员们来到了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何家冲,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红军长征四大出发地之一,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观何氏祠,听着讲解员的解说,看着排列的旧物,心中感触良多。走了走长征的一小段路,多处将近75度的楼梯让人心惊,攀爬的岩壁,陡峭的楼梯,这还是修整过的路线,不知同志们当时走的路有多艰辛。八百年的银杏见证了红二十五军的集结,见证了他们的离开,如今依旧屹立在村口。
实地考察推发展 直播宣传助振兴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走进乡村、了解乡村、热爱乡村、服务乡村,推动各乡村产品变产业、产值变价值、资源变资产,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赴信阳红色研学实践团先后在陈店山背茶场进行土壤采样与直播宣传讲解信阳毛尖并带货推销,实践团成员走进茶庄,亲身体验采茶过程,进一步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实践团成员走进茶庄,亲身体验采茶过程。“大家看,我手里拿的就是咱们正宗的信阳毛尖的茶叶。口感清新,一口回甘。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说过,淮南茶,信阳第一。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采茶结束后,实践团开启了直播,助力茶农,贡献力量。
随后成员们来到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在茶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领略了中华民族传承悠久的油茶文化,了解了油茶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重要价值,通过参观当地的农户油茶基地和加工厂,来了解乡村振兴带来的油茶产业的发展机遇和变化。
追溯红色印记,延续革命精神,岁月无疆,英雄不朽。过此次红色教育活动,全体成员学习了党史、了解了党情,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拼搏奉献成果的来之不易。成员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坚定不移跟党走,以执着的目光向前行,奋进的脚步不停歇,努力成为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