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医院党建的时代意义
1.1、坚持医院公益性的需要
医院承担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服务的重要职责,然而,市场经济办院思路曾一度占主导地位,导致医院逐利行为突出,宗旨意识淡化,以药养医等弊端显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严重,为此,《意见》要求加强医院党的领导,目的就是要强调医院的公益属性,纠正其商业化、市场化倾向,解决好“人民医院为人民”的根本问题,确立医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办院理念和方向。
1.2、深入推进医院改革的需要
当前,医院综合改革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医改形势错综复杂,一方面,国家要坚决维护医院公益性,斩断医药领域的各种灰色利益链条,正风肃纪,塑造风清气正的医疗健康服务行业新风尚;另一方面,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保护好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形下,只有党才能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稳定局面,引导医院提升服务能力,改进服务内容及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
1.3、全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对新时代医院发展的总要求,当前,我国医院在宏观上仍存在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匮乏、区域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微观上还存在发展方式粗放、运营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重大疾病的医疗救治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为此,亟须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有机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引领实现技术创新、管理革新、服务更新,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注入新内涵。
2、探索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医院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2.1、加强医院党建工作制度建设,提高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新时代党的重要使命和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部署。医院基层党组织是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人民健康的“主力军”,更要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和制度,确保一切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中,医院基层党组织要以领袖法治思想为指引,围绕基层党建重点任务,从文件制度、党员管理、工作计划、宣传教育等方面入手,形成系统完整的医院基层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具体路径如下:(1)制定医院基层党建工作规划,确立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考核评估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和统筹推进。(2)建立健全医院基层党组织管理制度,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设置、职责、权利和义务,完善党员管理制度,确保党组织有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3)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医院管理紧密结合,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和方案,把党建工作贯穿于医院管理全过程,加强党组织对医院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2.2、创新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绩效考核是提升工作质效、推动工作落实的有力抓手。抓好医院党建工作,必须充分发挥绩效杠杆的积极作用。一是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把高质量要求融入到医院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的全过程。二是把党建工作的相关重点任务纳入医院绩效考核范围,将党建工作成效体现到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以及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上,推进党建工作考核与业务工作考核同步开展。三是强化党建工作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党务干部的选拔任用、评先晋职、绩效奖励等直接挂钩,进一步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增强绩效管理对党建工作落实的约束力。
2.3、突出支部建设,着力提升夯实基础、严格规范的质量效果
一是要强职能。切实落实好党支部工作条例,突出党支部建设的基础地位,不断强化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锻造坚强有力、进步过硬的战斗堡垒。二是要强队伍。要把建设队伍作为基础工程落实到医院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切实抓好支部换届工作,配齐配强委员会班子,加强队伍的培训与交流。通过培训、比武、练兵等形式,着力提高党务干部谋党建、抓党建的本领。
( 作者:王春艳 河南神火集团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