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特点
1.1、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紧密结合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企业不仅将关注点放在满足职工的物质需求上,而且更加重视职工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通过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企业努力使职工在思想上与企业的价值观和长远发展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此外,企业还注重将解决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与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实际行动来提升职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2、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参与度更高
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参与度得到了显著提升,职工不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而是成为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企业鼓励职工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开展讨论会、座谈会、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激发职工的参与热情。同时,企业还通过建立职工意见反馈机制,让职工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和改进过程中,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职工的实际需求,更加有效地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
2、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分析
在新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部分国有企业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深远影响与重要地位认知不足,呈现出“重业务、轻思政”的发展倾向。部分国有企业过度聚焦于短期的经济效益与业务指标增长,错误地将思想政治工作视为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无直接关联的“软性指标”,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边缘化的现象。这种短视行为不仅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汇聚团队智慧、凝聚共识、激发创新思维与内在活力方面的核心价值,更削弱了其在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若缺乏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支撑,企业就极易陷入方向迷茫、团队涣散的境地,难以形成统一的思想认知。长此以往,不仅可能导致企业在原则性问题上立场不坚、决策失误,更将削弱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国有企业需深刻反思,转变传统观念,将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至企业战略高度,切实发挥其在引领方向、凝聚力量、促进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轮驱动、共赢发展。
3、做好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措施分析
3.1、加强制度建设
做到“软约束”与“硬约束”相结合。现实工作中,少数领导干部总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软指标”,导致思想认识不足、工作随意性较大。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及时总结日常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超前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细化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标准,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内容,加强督导化考核,把“软指标”变成“硬约束”,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硬任务”,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
3.2、坚持目标导向,创新管理机制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机制更应体现时代特征。首先,企业要创新工作机制:第一,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协作关系,认真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第二,强化互联网阵地的监管力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文化阵地建设,增强阵地意识,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性、常态性、实效性。其次,企业要创新责任机制: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度,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加强监督和评估力度,坚持问题导向,做好持续改进。
3.3、发挥政治导向作用
在构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的过程中,凸显政治导向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治导向作用的发挥,要求国有企业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全面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始终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展开。企业应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法律法规为指导,为思想政治工作指明方向、充实内容。
3.4、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最终需上升至企业文化层面。企业应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通过文化的力量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此外,应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活动有机结合,深入了解员工期望,进行多种形式的情感交流,将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与企业目标相融合。通过构建清晰的个人、团队、企业文化体系,统一思想理念,有效抵御错误思想的侵蚀,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信念。
(作者:王慧 河南神火集团永新物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