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管理包括了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奖惩、调配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要求各个环节之间能够互相配合、配合。国家国企党建工作座谈会在国企改制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特点
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党内法规出台,都在为新时代加强党的干部管理工作建设,开拓了新的视野和新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各国企不断完善与干部管理相关的制度,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干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善分级分类的干部考核,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当前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干部考核指标陈旧单一
一些国企在对干部进行考核的时候,始终使用的是党政干部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内容,虽然涵盖了德,能,勤以及廉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它们并不符合企业的工作性质和要求,因此不能将干部的实际履职能力完全反映出来。考核指标的定位是模糊的,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因此,参评人员在对干部进行评分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情绪来决定的这对考核的科学性和公平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忽视对干部的平时考核
在国有企业中,通常都有着健全的选拔任用相关的机制,并且在选拔任用的时候,还要进行一系列的任职考核。在党员领导干部进入党组织之后,对其日常表现的关注,仅仅是对其进行了定期的年度和任期评价。虽然一些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日常考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的考评方式仅仅限于对雇员做一年的工作小结,填写考评评定表,没有将日常考评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创新路径建议
(一)分重点考核干部岗位履职能力
对于各种类型的国企,绩效考核指标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特殊性,不仅要将其在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担负的职责纳入考量范围。对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核。例如,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执行,落实党管干部原则等方面的工作表现进行重点考核;主要对公司战略规划制定,推进公司可持续发展进行考核。只有明确了考核目标,考核的指挥棒效应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二)做细做实干部平时考核
要想要将干部平时考核制度完全推广开来,就必须要将各级国有企业党委的主体责任进行压实,对党委主要负责人的职责进行明确,并牵头组织推动,制定出一套考核实施办法,对考核指标体系进行科学地设计,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并对考核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持续地将干部履职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
结束语
只有把握好发展的方向,不断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发展,才能使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企的干部管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国企在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功能。
(新疆龟兹矿业有限公司 陈超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