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爱国主义情怀。7月10日上午,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绿动青春”生态环境保护实践调研团赴安阳红旗渠开展研学活动,深入了解红旗渠背后蕴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的精神内核。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登上了“水长城”。标志性建筑廊桥犹如山间舞动的红飘带,象征着红旗渠精神的升华。沿着张家岭、创业洞、团结洞等工程行走,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上,渠水缓缓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当年那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
太行绝壁之上的青年洞,是红旗渠开凿建设中最为艰苦的地段。实践团队的成员们被林州人民这种敢于想、敢于创、敢于干、敢于战胜困难的意志与精神所感动。面对前辈的壮举,指导老师
勉励所有队员:今日之中国,正处于迈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在全面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刻,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复杂的环境,越是困难的事业,青年人越是要敢想、敢冲、敢干,要有“一股子劲、一股子气”,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
在红旗渠纪念馆内,一幅幅历史图片,详实的文字资料以及生动的劳动场景画面,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当年林县人民用简陋的工具,在悬崖峭壁上开山凿石的英勇无畏。众多的实物和模型,展示了红旗渠工程巧妙的设计和科学的规划,全方位展现了红旗渠的伟大成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梦想不懈奋斗。
参观完纪念馆,团队成员们来到了分水闸。站在分水闸上,望着滚滚流淌的渠水,大家心中感慨万千。这一伟大的水利工程,不仅解决了林县人民的用水问题,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凝聚着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此次红旗渠之行,拓展了团队成员的视野,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使大家深刻理解了红旗渠精神的本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来到红旗渠上了一堂再现历史的思政课,充分见证了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初心使命,要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将红旗渠精神传承下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环境学院 宋旺旺 杨雨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