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企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思想政治理论课从主体认知和改革而言,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学习主体企业员工来说,大部分的员工对企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要平时刷刷课,期末考试背一背,能够拿到学分就好,课堂上的出勤率和抬头率都不太高,并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其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和锤炼的必要性,以及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性。
2、新时代企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1、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思政课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
企业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这就要求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其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进行。一方面,坚持党对思政课改革的领导,明确落实企业党委领导责任。企业思政课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企业党政领导班子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走进思政课课堂,做好备思政课、讲思政课、听思政课的工作,并通过宣讲会、领导帮扶联系制度、师生座谈会等形式发现思政课改革过程中的难题,并及时解决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思政课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企业思政课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坚持党对思政课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不仅要向学生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要讲明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程;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促使员工更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并将其作为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防止自身思想在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下跑偏。
2.2、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
企业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通过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是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标。领导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想要达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协同育人的效果,一方面需要发挥思政课领导在价值观教育的根本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专业课领导承担起建设课程思政的责任。专业课领导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本专业课程的学科特点深入发掘思政要素,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2.3、加强队伍建设,明确领导角色任务践行育人使命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领导,关键在发挥领导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就表明,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精湛的思政课领导队伍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十分紧迫的任务。一方面,思政课领导要精准定位角色,明确担任的政治使命。思政课领导要自我明确“我是谁”“我做什么”“如何做”这一角色定位,履行好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员工头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职责。思政课领导只有明确这一政治使命,把握这一本质角色,铭记这一任务担当,才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另一方面,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担当思想引领职责。企业思政课领导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其理论精髓和精神实质,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切实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做到娴熟运用,才能向员工讲清楚、说明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内涵、价值取向和实践指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
(作者:杨莉莉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