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有企业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有效融合的必要性
国企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机结合,是维护国企发展稳定,促进国企廉洁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公益事业的代表,要坚决反对腐败,维护企业及职工的合法权益。把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相结合,形成一整套防范与惩治腐败的机制,提升监督效能,预防腐败问题的蔓延与滋生,确保国有企业的廉洁经营。纪检监察是发现、纠正各种违纪违法行为的有效手段,是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的重要举措。党建工作可以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提升组织建设,培养高素质干部,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把党建工作和纪检监察工作结合起来,能够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职责衔接,形成有机联系,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2、提升国有企业纪检干部能力的培养
2.1、坚定信念、敢于斗争的能力
要自觉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一是提高政治理论修养。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体系,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寻找融合节点和实现途径,做到学以致用。二是培育革命斗志。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做到立场坚定、严格执纪、敢于“亮剑”,坚定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2、识别问题、有效监督的能力
要紧紧围绕企业运营管理开展有效监督,提升问题识别能力,为精准治理提供先决条件。一是以把握制度为切入点。结合职责定位学习把握管理制度,以制度标准观察运行、发现问题,以底线思维辨识风险、预判后果,以溯源方法剖析责任、查找症结。二是以发现问题为着力点。聚焦廉洁风险高发领域,熟悉运行机制、研究业务流程,掌握违规违纪问题的表现特征、发生规律,做到精准发现问题、揭示主要矛盾
2.3、建立纪检监察风险防控机制
国有企业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历来就是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领域。因此,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成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效保障机制。风险防控机制包括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应对机制三部分,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有效防范腐败问题发生。第一,评估机制是风险防控机制的基础。国有企业应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对可能发生的腐败问题进行预判和控制,这需要对企业的运营流程、管理流程以及员工行为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腐败风险点。例如,在采购、销售、财务管理等关键环节中,要重点关注是否存在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腐败行为。第二,预警机制是风险防控机制的关键。预警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内部审计、员工举报等方式获取信息,对可能发生的腐败问题进行预警。一旦发现潜在风险,企业应迅速启动风险应对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通过警示提醒、廉政教育、加强内部审计、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完善制度等方式,从源头上扼杀违法违纪苗头。第三,应对机制是风险防控机制的核心。企业应建立健全腐败案件查处机制,当发现违法违纪问题时,纪检监察部门应迅速采取行动,对已经发生的腐败问题进行严肃查处,以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
2.4、规范行为,强化对纪检干部的监督管理
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纪检干部身处正风肃纪和反对腐败的最前线,必须不断增强抵抗外界诱惑的意识,加大自我管理、自我净化、自我免疫的力度。企业纪委应坚持用高标准的行为规范来要求纪检干部,以彻底且毫不退让的自我革新精神来加强自我监督,确保纪检干部能够按照党纪法规来行使权力。企业纪委需要筑牢制度的防线,仔细检查和审视监督执纪的规则,找出可能存在的约束制度上的漏洞以及潜在的风险点,从而规范权力使用。
(作者:赵杰 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