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工行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内涵
化工行业消防安全管理可以简单理解为化工行业内具体企业主导的,抑或是与化工行业发展相关的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是相应主体依照具体法律法规,在遵循火灾发生、发展基本规律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手段,合理运用各种资源为实现消防安全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总和。消防安全管理的目的是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在火灾发生后通过更为系统的管理及时控制火灾规模,尽可能降低相应损失。在具体管理中,制度管理是一个基本特征,同时也离不开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开展。
2、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
2.1、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在化工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其管理水平的欠缺也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为了强化消防工作,化工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法规和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但是,目前仍有许多化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内部管理混乱、监管不力等现象存在,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企业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实施与开展。
2.2、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监管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化工企业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小布点分散等特点,面临产业结构性调整的窗口期,出现了资源短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存在粗放经营等问题。随着石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化工企业也面临着的诸多安全生产问题。石化生产安全不同于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安全等级,具有较大的安全生产风险,一些地方中小石化企业安全事故多发,暴露了当前我国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监管工作仍存在突出问题,缺乏完善的消防安全管控体系,企业消防安全监督机制还不健全。
2.3、专业人员能力素质差问题
目前,仍有少数化工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化工企业在快速的发展中,却忽视了对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使一线的生产人员在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方面存在能力素质差,不能适应科技进步的需要,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就会引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或造成安全隐患。在缺乏对消防安全方面的技能背景下,员工不能很好的对消防设备进行应用,就会影响石油化工企业的整体消防工作进行。
3、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对策
3.1、构建完善的企业消防安全监管体系
当前我国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仍存在一些不足,加强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要从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安全模式构建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应逐步转变事故管理为事前分析,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实施要强化系统危险辨识,开展标准化作业实现目标管理,加强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工作。安全信息管理包括安全信息搜集整理等工作,传统安全管理手段被动不能适应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要采用安全管理信息化手段,构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3.2、提高化工安全事故消防救援业务能力
化工安全事故具有非常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对消防救援人员的专业知识与处置能力有着非常高的标准要求,在处置化工安全事故的过程中不仅要对灾害事故的性质进行准确的判断,还需要在第一时间选择有针对性的抢险救援方案。同时,指挥员的业务水平是影响消防救援团队现场处置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消防救援指导员应当强化自身专业能力的培训,学习更为科学、高效的消防救援手段,才能在整体上提升在化工安全事故方面的消防救援处置能力。此外,还应当结合化工安全事故的基本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练兵活动,强化消防救援人员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拟定重点训练的消防救援科目,这样才能够提升消防救援部门在处理化工安全事故方面的救援能力。
3.3、加强工人专业技术培训
化工企业的设备操作和管理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工作人员作为设备操作的主体,需要严格根据岗位和技术要求招聘相应的人才。同时在人员上岗前,通过岗前培训以及消防安全教育等课程,促进人员了解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消防安全危害与预防措施。特别针对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高岗位,必须要提升人员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性意识,保证安全事故应对和处理能力。
(作者:常法通 焦作煤业(集团)开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