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教育 • 正文

国有企业思政工作的优化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邱枫

一、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思政工作的挑战

(一)员工价值观多元化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国有企业员工队伍的结构和特征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生代员工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独立性强、理性思维发达,对工作和生活的需求更趋个性化。另一方面,不同年龄段、岗位类型的员工,其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这种价值观多元化的现状,给国有企业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带来了严峻挑战。

(二)思想认识滞后

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发生了新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国有企业要在深化改革、优化治理、提高竞争力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这就要求国有企业立足新发展阶段,树立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严格依法治企。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还没有完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三)工作载体单一

目前,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相对单一,主要依靠定期组织各类政治学习、交流讨论等形式,缺乏针对性较强、获得感较高的工作载体。一方面,受制于工作环境、时间等因素,这些传统载体难以持续吸引员工的广泛参与;另一方面,单一的工作方式无法满足新时代员工日益多样化的诉求,如对灵活性、互动性等的要求。因此,国有企业急需创新思政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二、国有企业思政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促进思政工作理念创新

国有企业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思政工作理念的全面革新。具体而言,国有企业在创新思政工作理念的过程中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个体差异性,摒弃单一的教育模式,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思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国有企业需密切关注时代发展动向和行业变化,将思政工作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结合,使思政工作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此外,国有企业还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借鉴先进的思政工作理念和方法,创新思政工作思路,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企业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二)数字化载体创新提升传播效能,构建国企思政工作新生态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积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媒体平台等前沿技术,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思政教育传播体系。在互联网端,创建起学习、互动、回馈为一体的智能化思政服务平台。用数据分析技术精准把握职工的学习需求和关注点,实现个性化的信息推送。同时,引进虚拟现实(VR)技术营造沉浸式的交互环境,让员工通过观看红色文化遗址或重大工程项目的发展历史和实际成果,并在留言区和意见搜集板块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优化思想政治工作双向交流机制。还可以举办“数字思政文化节”,把线上知识竞赛、线下主题展览等形式融合起来,贴近职工的生活实际,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吸引人、感染人的能力,从而创建出具有革新性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完善协同联动机制,推动国企思政工作提质增效

应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当中,做到同生产经营活动一起布置、一起执行、一起评定。健全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同企业管理、人才培育、企业文化创建的有机衔接机制。在企业管理上,把思政工作要素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和制度规划环节,把员工的思想道德表现作为评优评先、职业晋升的重要参照。人才培育方面,增加专门的思政课程板块,并将其作为人才选拔和培育的关键指标之一。企业文化创建方面,凭借思政工作的开展引领企业核心价值观方向,塑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红色企业文化”品牌。同时,应创建科学的考核奖励机制和资源保障体系,制订精确的思政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定期举办专题培训,促使思想政治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为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作者:邱枫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铁运处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14号 河南青年网自律监督电话:0371-65106936 13937135516 传真:0371-67688139

    ICP备案号:豫ICP备15006502号| 帮助

    Copyright © 2016 河南青年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